差別化調控政策,支持改善需求遏制炒房
2017年即將過去,2018年樓市的調控政策成為大眾關注話題。
住建部部長王蒙徽在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表示,明年將針對各類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,滿足首套剛需、支持改善需求、遏制投機炒房。同時,去庫存任務再深入,步入縣城去庫存的新階段。
調控力度不放松:保持政策的連續性
據統計,2017年以來,全國已有110個城市累計發布了250多次調控政策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5月份開始,上海、北京出現房價環比“零增長”,深圳房價環比下跌;到了11月份,11個熱點城市新房價格跌回一年前,熱點城市的降溫更是明顯。
談及明年的樓市調控,王蒙徽強調,堅持調控目標不動搖、力度不放松,完善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,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,抓好房地產市場分類調控,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。
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,加大房地產市場秩序規范整頓力度,加強市場監測分析,提高精準調控的能力和水平,進一步強化地方政府主體責任。
差別化調控政策:支持改善需求遏制炒房
王蒙徽表示,明年將針對各類需求實行差別化調控政策,滿足首套剛需、支持改善需求、遏制投機炒房。
業內人士預計,滿足首套剛需導向不變,支持改善性需求方面政策或略有放寬,不排除對首套房和二套房的認定、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劃分等方面進行政策微調的可能。
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認為,高庫存、供應過剩的二三四線城市政策或進行微調。“如,取消非戶籍首套剛需的社保與納稅年限規定,允許非本地戶籍人口購買第二套改善性住房;下調首套房和二套房的首付比例;下調住房信貸利率;加大剛需、改善性住房需求的稅費減免力度。”
大力發展長期租賃:加快推進立法保各方利益
針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“要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”,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,在人口凈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,推進國有租賃企業的建設,支持專業化、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,加快建設政府主導的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,加快推進住房租賃立法,保護租賃利益相關方合法權益。
“保護租賃利益相關方權益不僅是租購同權,更要保護租賃雙方的利益。”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表示,發展長期租賃市場,要采取機制激勵市場主體愿意去從事長期租賃業務,如在稅收、土地方面采取措施讓開發自持住房的企業利益得到保障。
“同時,制度上要對租期等進行規定,建議是3年為一個租期,除非承租人提出解約,出租人不能提前結束租約。”倪鵬飛補充說,當前國內對承租人利益保護的法律法規還不夠明確,導致出租人可以隨意漲租金、解約、限制承租人行為,需要進行約束。
去庫存工作下沉:縣城樓市去庫存成重點
與此同時,去庫存依然是2018年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重要工作之一。王蒙徽指出,庫存仍然較多的部分三四線城市和縣城要繼續做好去庫存工作。
“縣城去庫存概念是一個重要內容。”專家認為,樓市去庫存分為三個階段:2015年前基本是一二線重點城市郊區市場去庫存;2016年-2017年是地級市(三線城市)去庫存;2018年,則迎來縣城去庫存的階段。
考慮到縣城經濟在全國城市經濟中的比重仍較大,專家稱,縣城去庫存對全國房地產市場交易有積極的托底作用,同時也防范了市場交易大幅下滑的風險。
-
無相關信息
- 智路建廣聯合體控股公司瓴盛科技獲2021“中
- 康益美,世界級益生菌健康生活供應商
- 紫光重組:驚艷亮相更要體面謝幕——評紫光
- 中國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在京舉辦,深圳美萊等
- 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榮獲“2021年度影響
- 和哥哥一起來狂歡!陳小春攜汽車豪禮開啟京
- 運去哪亮相物博會,線上一鍵訂艙引關注
- 簽約服務流程標準化,帶動二手交易良性發展
- 大動作!9月17日,康佳AI智能頭盔即將亮相2
- 激情榮耀,“油”然而生——中糧福臨門食用
- 哆啦網絡運營公司(哆啦運營)
- 迪拜原裝進口,Camelicious駝奶值得推薦
- 櫻紅金普,破億曝光 2021大連大櫻桃采摘
- 華安財險憑借“天樞平臺”“線上化實踐”項
- 湖南樂活夕陽與廣東鐘南山醫學基金會斐諾康
- 人教社出題天團空降騰訊QQ春節牛人爭霸賽,
- 渝北吾悅廣場丨"十字金街"龍頭鋪 全城熱銷
- 重磅!5A景區千億商圈來襲?為財富翻倍按下
- 進門嚴查會員卡,山姆為何只服務會員?
- 投資有道丨探尋商鋪投資密碼,剖析財富增值
- MILESTONE概念車全球首發 觀致汽車攜全新
- 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 農民富全面實現
- 為了我們的新時代,奮斗2018
- 藍籌白馬還會是賺錢的金飯碗嗎?
- A股2018年繼續慢牛格局 債市基本面不悲觀
- 由于近期遭遇極寒天氣,加拿大一些地區被迫
- 從窮小子、大球星到利比里亞總統
- 患兒“扎堆兒”奔急診 看發燒等6小時
- 空中改卷 “網紅”又紅了
- 全國城鎮土地面積增長速度總體呈逐漸放緩趨